志大才疏指志向远大而才能不足,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空有远大抱负与理想,却因自身能力、才学有限,难以将志向付诸实践、达成目标,反映出理想与现实能力不匹配的状况 。
志大才疏的拼音
zhì dà cái shū
志大才疏的释义
志向远大而才能不足,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空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但实际能力却无法与之匹配,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志大才疏的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传》:“文举(孔融)傲诞以速诛,正平(祢衡)狂憨以致死,仲宣(王粲)轻脆以伤其性,叔度(黄宪)鄙隘以隔其身,信乎其德不次,而获非其任矣,然则将相以位隆特达,文士以职卑多诮,此江河所以腾涌,涓流所以寸析也,愿将军隆大化之恩,垂愍恤之惠,解三族之围,成万全之福,将令士节棼棼,利尽钟鼎,非所以副高论之虚言,效功名于实际也,若乃远察近览,抚尘逢时,则卞和识琼琚之质,裴度鉴温玉之真,何愁识宝之不早,知人之晚哉?抑又闻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依,故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笃志笃行,君子所以隆其道也;人情淡泊,政事闲琐,则高才不足观,俊士无所施,若乃飞龟舞蛇,未云见龙,则无以方四圣也,今之举者,或以糊口,或以邀名,或事父母,愿得称职,或兼亲疏,欲以济时,当此之时,二三子多赞颂之语,左氏有‘赠人以言’之重,而况斯人乎?故美其言,无责其行,誉其术,无纠其误焉,其德薄者,则危国之器也;其才疏者,则丧邦之节也,夫欲偃武修文者,非智莫能;去乱取治者,非才莫任,诚宜量能授官,分职受任,则吏称其职,人乐其事,若乃心高志大而智短才疏,赋役不均,宁度毋作。”其才疏者,则丧邦之节也”体现了类似意思,后逐渐演化为“志大才疏”这一成语。
志大才疏的例句
- 他总是梦想着成为伟大的企业家,却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真是个志大才疏的人。
- 这位年轻人志大才疏,空有宏伟的计划,却缺乏实现它们的能力和经验。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通常用于批评或评价某人虽有远大志向但能力不足的情况。
示例
- 在创业的道路上,他屡次碰壁,原因就在于他志大才疏,对市场的复杂性和自身能力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 历史上不乏志大才疏的统治者,他们空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却因治理无方而导致国家衰败。
志大才疏的近义词
- 眼高手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 才疏学浅: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志大才疏的反义词
- 才高行厚:才能高超,品行敦厚。
- 精明强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