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雍得尝非标准成语,无确切广泛认可释义及标准拼音。常见类似表达“佐饔得尝” ,拼音为zuǒ yōng dé cháng,比喻助人成事能得好处,不过具体仍要以权威工具书对“佐雍得尝”的界定为准 。
1、佐雍得尝的拼音:zuǒ yōng dé cháng
2、佐雍得尝的释义:佐雍得尝原意是指帮助别人建了功业,自己也分享了利益,得到了好处。“佐”是帮助、协助的意思,“雍”指和谐、安乐,这里引申为建功立业,“得尝”则是得到、实现或享受的意思,整体而言,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帮助他人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相应的益处或回报。
3、佐雍得尝的出处: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原文为“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此虞虢之谓也,若使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举矣。’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且言易也。……及败,楚人伐之,鲁、卫、陈、郑皆如楚救之,楚人止之,鲁、卫、陈、郑皆如楚,曰:‘何也?’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又曰:‘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又曰:‘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又曰:‘周王于迈,五服用章,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邦。’又曰:‘载立载辟,载翦载伐,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又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又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显亦光,其命惟新。’又曰:‘于皇考武,烈祖武宗。’又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又曰:‘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又曰:‘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克晋,邑以方五十里赐之,其唯大功臣,则曰:‘佐雍得尝。’”不过,直接以“佐雍得尝”四字形式出现可能并非直接引自原文,而是后人根据文意提炼出的成语。
4、佐雍得尝的例句:他在这项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最终项目成功,他也佐雍得尝,获得了晋升和奖励。
5、佐雍得尝的成语用法:佐雍得尝通常作为谓语或定语使用,用来形容在帮助他人取得成功或完成某事后,自己也从中获得了利益或好处。
6、佐雍得尝的示例:在团队合作中,他总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项目圆满完成,他也佐雍得尝,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赞誉。
7、佐雍得尝的近义词:
- 功成不居:指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 惠而不费:指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 互利共赢:指双方通过合作都能获得利益。
8、佐雍得尝的反义词:
- 劳而无功:指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 损人利己:指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 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