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壮行指幼时勤学,壮年时施展抱负。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蕴含其理。
幼学壮行的拼音
幼学壮行:yòu xué zhuàng xíng
幼学壮行的释义
幼学:指年少时学习;壮行:指在壮年时实践所学,有所作为,整体意思是幼年时勤奋学习,长大后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有所建树。
幼学壮行的出处
出自《礼记·文王世子》:“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子之爱师与敬父同,故孝悌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天下人,亲民人,任大事,故曰幼学壮行。”
幼学壮行的例句
- 他自幼便勤奋好学,如今已能幼学壮行,为国家做出贡献。
- 幼学壮行,是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
幼学壮行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从小学习,长大后有所作为。
幼学壮行的示例
- 小明从小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如今已能在科研领域幼学壮行,取得显著成果。
- 她幼学壮行,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在社会上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赢得了广泛赞誉。
幼学壮行的近义词
少壮努力:指年轻时勤奋努力,与幼学壮行意思相近,都强调年轻时的学习和成长。
奋发有为:指精神振作,有所作为,也体现了幼学壮行中长大后有所建树的意思。
幼学壮行的反义词
少不更事:指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足,与幼学壮行形成对比。
碌碌无为:指平平庸庸,无所作为,与幼学壮行中长大后有所作为的意思相反。
《幼学壮行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