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聚山林的成语拼音为“xiào jù shān lín”。
1、啸聚山林的拼音:
啸聚山林 xiào jù shān lín
2、啸聚山林的释义:
啸聚山林原指野兽长声吼叫,聚集在一起,后多用来形容坏人纠集在一起,在山林里为非作歹,现也指英雄好汉或志同道合者聚集在偏僻的地方,不受世俗约束,自由行动。
3、啸聚山林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张鲁传》:“张鲁在汉中,以鬼道教民,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之,号为‘奸令’,为鬼吏者,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五斗米师’,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祀,诳惑百姓,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屋,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汉垂三十年。”后形容坏人聚集山林,为非作歹,即源于此。
4、啸聚山林的例句:
那些啸聚山林的盗贼,最终被官府一网打尽。
5、啸聚山林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反抗反动统治者,通常用于描述一群人或势力在偏远地区集结,进行非法或反政府活动。
6、啸聚山林的示例:
在古代,一些不满朝廷统治的义士,常常啸聚山林,以图反抗。
7、啸聚山林的近义词:
拉帮结派、成群结队(在贬义语境下)、占山为王等。
8、啸聚山林的反义词:
安居乐业、遵纪守法、安分守己等,这些词语描述的是人们遵守法律、秩序,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与啸聚山林所描述的非法集结、反抗统治形成鲜明对比。
《啸聚山林成语的拼音》.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