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成语的解释: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的故事。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1、围魏救赵的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2、围魏救赵的释义: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3、围魏救赵的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围魏救赵的例句:
在这次商业竞争中,我们采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成功分散了对手的注意力,保护了我们的市场份额。
5、围魏救赵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或棋艺等,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间接的、迂回的战术或策略,通过攻击敌人的弱点或后方来迫使敌人撤退或分散注意力。
6、围魏救赵的示例: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利用围魏救赵的策略,通过攻打魏国的后方来迫使魏国军队从蜀国的边境撤退,从而保护了蜀国的安全。
7、围魏救赵的近义词: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这两个成语都表示通过制造假象或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8、围魏救赵的反义词:
直捣黄龙、正面进攻,这两个成语都表示直接、正面的攻击方式,与围魏救赵的间接、迂回策略相反。
解释和示例均基于常见的理解和用法,可能因语境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围魏救赵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