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袂援戈成语的释义为:形容人愤慨到极点,立即起来参加战斗或积极投身工作。“投袂”指甩去袖子,表示愤怒或急切;“援戈”指拿起武器,表示准备战斗。整个成语体现了强烈的决心和行动力。
1、投袂援戈的拼音:
tóu mèi yuán gē
2、投袂援戈的释义:
投袂,意为甩掉衣袖,表示急切或愤怒;援戈,意为拿起武器,整体意思是形容愤怒到极点,立即起来抵抗或战斗。
3、投袂援戈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郑。”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援戈”二字,但“投袂而起”已表达了相似的急切与愤怒情绪,后世将“投袂”与“援戈”结合,形成此成语,用以形容更为具体的抵抗或战斗行为。
4、投袂援戈的例句:
面对外敌入侵,他投袂援戈,誓死保卫家园。
5、投袂援戈的成语用法:
作为谓语、定语使用,用于形容人在愤怒或紧急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进行抵抗或战斗。
6、投袂援戈的示例:
在国家危难之际,无数英雄豪杰投袂援戈,共同抵御外侮,保卫国家安宁。
7、投袂援戈的近义词:
愤然起兵、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等,都表达了在愤怒或紧急情况下,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的意思。
8、投袂援戈的反义词:
坐以待毙、束手无策、畏缩不前等,这些词语都表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没有采取积极行动,而是选择等待或逃避。
虽然“投袂援戈”这一具体成语的直接出处可能难以精确到某一具体文献(因为“投袂”与“援戈”的结合是后世形成的),但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在古代文献中多有体现,特别是在描述英雄人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场景中。
《投袂援戈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