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待毙成语的拼音是“shù shǒu dài bì”。
1、束手待毙的拼音:
shù shǒu dài bì
2、束手待毙的释义:
指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消极等待灭亡或失败。
3、束手待毙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宋史·文天祥传》:“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言:‘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虽然原文中未直接出现“束手待毙”四字,但文天祥面对国亡而不屈服,积极抗争,与束手待毙形成鲜明对比,后世据此情境提炼出此成语。
4、束手待毙的例句:
面对敌人的进攻,我们不能束手待毙,必须积极组织抵抗。
5、束手待毙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处事。
6、束手待毙的示例:
在抗日战争中,无数先烈没有选择束手待毙,而是拿起武器,与日寇进行了殊死搏斗。
7、束手待毙的近义词:
坐以待毙、一筹莫展、无能为力、束手就擒等。
8、束手待毙的反义词:
积极应对、奋起反抗、力争上游、死里逃生等,这些反义词都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积极采取行动,不轻易放弃的态度。
《束手待毙成语的拼音》.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