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身自修成语的解释是指约束自己,检点言行,埋头苦干,努力修养。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着严格的自律精神,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1、束身自修的拼音:
shù shēn zì xiū
2、束身自修的释义:
指约束自己的行为,专注于自我修养和提升,通常指个人在品德、学识或技能上的自我完善。
3、束身自修的出处:
该词并非直接出自某一特定古籍或文献,而是由“束身”(约束自身)和“自修”(自我修养)两个词汇组合而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修养和自我约束的价值观,类似的概念在《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中有所体现。
4、束身自修的例句:
他选择隐居山林,束身自修,以期在学问和品德上达到更高的境界。
5、束身自修的成语用法:
虽然“束身自修”本身不是一个成语,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短语使用,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或宾语,表达个人在品德或学识上的自我提升。
6、束身自修的示例: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仕途不顺或社会动荡时,会选择束身自修,通过读书、写作、冥想等方式来提升自己,如宋代的苏轼在被贬谪期间,仍坚持文学创作和书法练习,实现了自我修养的提升。
7、束身自修的近义词:
- 自省自律:指自我反省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 修身养性:指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 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也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但需注意,“独善其身”有时带有贬义,指只关心自己而不关心他人或社会。
8、束身自修的反义词:
- 放纵不羁:指行为不受约束,随心所欲,不遵守社会规范或道德规范。
- 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不求上进。
- 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虽与“束身自修”在行为上不完全相反,但在心态上体现了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与“束身自修”强调的自我提升形成对比。
《束身自修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