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装盗金是一个成语,其解释是指做好行装准备偷窃金子,后用来比喻准备做坏事,但由于心存恐惧或良心发现,临到动手时又取消了原计划,没有真正去做坏事,含有未遂之意。
1、束装盗金的拼音:
shù zhuāng dào jīn
2、束装盗金的释义:
原指整理服装时偷窃了金子,后用来比喻小偷小摸或窃取公家财物,也形容人贪财好利,行为不端。
3、束装盗金的出处:
出自《汉书·直不疑传》,原文记载的是西汉时期,有人诬告直不疑在整理行装时偷盗了金子,但后经查实,这是误会一场,不过,“束装盗金”这一成语却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类似的行为。
4、束装盗金的例句:
他平时表现得很老实,没想到竟然会做出束装盗金的事情来,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5、束装盗金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形容人的不良行为。
6、束装盗金的示例:
公司最近发现财务账目有异常,经过调查,原来是某个员工利用职权之便,束装盗金,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7、束装盗金的近义词:
监守自盗、中饱私囊、贪赃枉法(后两者更多用于形容官员的腐败行为,但也可泛指窃取公物或他人财物的行为)
8、束装盗金的反义词:
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大公无私(这些成语都形容人公正无私,不贪不占,与“束装盗金”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束装盗金”这一成语源自古代,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更多时候人们会用其他更通俗易懂的词汇或成语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束装盗金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