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发冢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古代一些不法之徒常常假借儒生之名,盗掘古墓,掠夺其中的财宝。他们将这种行为美化为寻找诗书古籍,实则是以此为幌子进行盗墓活动,是一种欺世盗名的卑劣行径。
1、诗书发冢的拼音:
shī shū fā zhǒng
2、诗书发冢的释义:
“诗书发冢”原指古代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人们对诗书的尊重与敬仰,假借寻找古代诗文典籍之名,实则进行盗墓挖坟的非法行为,后来也用来比喻用高雅的幌子做低俗或非法之事。
3、诗书发冢的出处:
此成语出自《庄子·外物》篇,原文中有“儒以诗礼发冢”的描述,后逐渐演变为“诗书发冢”。
4、诗书发冢的例句:
那些表面上打着研究古代文化的旗号,实则进行文物盗窃的人,简直就是现代的“诗书发冢”。
5、诗书发冢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贬义,形容那些利用高尚名义进行卑劣行为的人或事,在句子中可以作为谓语、定语使用。
6、诗书发冢的示例:
示例一:他表面上是在研究古代文学,实际上却是在进行“诗书发冢”的勾当,盗取古墓中的文物。
示例二: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对文化的亵渎,是典型的“诗书发冢”。
7、诗书发冢的近义词:
盗名欺世、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等,这些成语都含有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用虚假名义掩盖真实意图的意思。
8、诗书发冢的反义词:
名副其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等,这些成语都表示外表与内在相符,言行一致,没有虚假成分。
虽然“诗书发冢”这一成语在现代语境中不常见,但其背后的寓意仍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利用高尚名义进行非法行为的人或事。
《诗书发冢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