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仁行违是一个成语,意指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即口头上说得好听,而行动上则另是一套,指言行不一。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虚伪、不诚实的人或行为,强调言行应该一致,不能表里不一。
1、色仁行违的拼音:
sè rén xíng wéi
2、色仁行违的释义: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指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色仁”指的是表面上看起来仁慈,“行违”则是指实际行动与表面的仁慈不符。
3、色仁行违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窃,在家必乱。” 意思是,真正的通达之人,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诸侯国和大夫家里做官了,至于闻名于世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感到惭愧,这样的人,在诸侯国和大夫家里如果做官的话,那必然会窃取国家的权力,如果在大夫家里做官的话,必然会搞乱家事。
4、色仁行违的例句:
他虽然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但实际行动却常常违背这些原则,真是色仁行违的典型。
5、色仁行违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伪君子的真面目,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仁义道德,但实际上行为不端的人。
6、色仁行违的示例:
有些人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种行为就是色仁行违。
7、色仁行违的近义词:
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言行不一致,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
8、色仁行违的反义词: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心口如一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没有虚伪和欺骗的行为。
《色仁行违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