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成语的释义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描述刘备三次亲自上山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事迹,表现了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后来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或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三顾茅庐的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2、三顾茅庐的释义:
原指汉末刘备三次上门拜访诸葛亮,恳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兴复汉室的历史故事,现泛指一再诚心地邀请或拜访有专长的人。
3、三顾茅庐的出处: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三顾茅庐的例句:
为了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出山,校长不惜三顾茅庐,最终才以诚意打动了他。
5、三顾茅庐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通常用于描述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
6、三顾茅庐的示例:
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不惜放下身段,三次亲自前往草庐拜访,最终诸葛亮被其诚意所动,决定出山助其一臂之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7、三顾茅庐的近义词:
礼贤下士、屈尊就驾、恭敬有加
8、三顾茅庐的反义词:
拒人于千里之外、倨傲无礼、不屑一顾
《三顾茅庐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