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七纵成语的拼音是qī qín qī zòng。
1、七擒七纵的拼音:
qī qín qī zòng
2、七擒七纵的释义:
原指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3、七擒七纵的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孟获率众降,亮即其垒抚之,不问罪,干人韬略,咸称神明。”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4、七擒七纵的例句: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归顺蜀汉。
5、七擒七纵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攻心,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通过智慧和策略,使对方彻底信服或投降。
6、七擒七纵的示例:
在企业管理中,有时候也需要运用“七擒七纵”的策略,通过多次的沟通和引导,让员工真正理解和接受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
7、七擒七纵的近义词:
心服口服、心悦诚服,这些词语都表示通过某种方式使对方从内心深处接受或信服。
8、七擒七纵的反义词:
口服心不服、阳奉阴违,这些词语表示虽然表面上接受或服从,但内心并不真正信服或遵从。
虽然“七擒七纵”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但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比喻通过智慧和策略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上的具体事件。
《七擒七纵成语的拼音》.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