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阳秋成语的释义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形容外表上不露声色,但内心却持有褒贬和是非评价。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褚裒传》,原指褚裒口不言褒贬,而意有所褒贬,后泛指心里有数,但不轻易表露出来。
1、皮里阳秋的拼音:
pí lǐ yáng qiū
2、皮里阳秋的释义:
皮里阳秋原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现多指表面不作评论,而心中却有所褒贬,阳秋即“春秋”,晋代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这里用来指藏在心中而不在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意思。
3、皮里阳秋的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4、皮里阳秋的例句:
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总是皮里阳秋,不肯明确表态。
5、皮里阳秋的成语用法:
作定语;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表面上不表态,但内心却对事物有着明确的看法或评价。
6、皮里阳秋的示例:
他虽然表面上对那个决定没有异议,但皮里阳秋,心里其实并不赞同。
7、皮里阳秋的近义词:
指桑骂槐、意在言外、含沙射影等,这些词语都含有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或话中有话、不直接表达真实意图的意思。
8、皮里阳秋的反义词: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心口如一等,这些词语都表示说话或做事直接、坦率,不拐弯抹角,不隐藏真实意图。
《皮里阳秋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