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之质成语的解释为:蒲柳指水杨,秋天就凋零了;质指本性。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亦指身份低微。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体质较弱或生命力不旺盛,有时也用于自谦,表示自己身份卑微或能力有限。
1、蒲柳之质的拼音:
pú liǔ zhī zhì
2、蒲柳之质的释义:
蒲柳之质原指蒲草和柳树等质地柔软易折的植物,用来比喻人的体质衰弱或才能平庸,经不起世事变迁或艰难困苦。
3、蒲柳之质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意指蒲柳之类的植物一到秋天就凋零,而松柏之类的植物则越经霜雪越茂盛,用以比喻人的体质或品质的差别。
4、蒲柳之质的例句:
他自知蒲柳之质,难以承受长途跋涉的艰辛,因此决定留在故乡安度晚年。
5、蒲柳之质的成语用法:
蒲柳之质通常用作宾语,用于形容人的体质或才能,带有贬义色彩,表示某人身体孱弱或才能平庸。
6、蒲柳之质的示例:
示例一:他虽出身贫寒,但自知蒲柳之质,勤奋好学,终成大器。
示例二:她体弱多病,自知蒲柳之质,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总是报以乐观的态度。
7、蒲柳之质的近义词:
蒲柳之质的近义词包括“弱不禁风”、“体质虚弱”、“才疏学浅”等,都用来形容人的体质或才能不佳。
8、蒲柳之质的反义词:
蒲柳之质的反义词可以是“松柏之志”、“钢筋铁骨”、“才华横溢”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人的体质强健或才能出众。
《蒲柳之质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