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了夫人又折兵成语的解释

小星13小时前
"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成语的解释是:指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遭受了双重损失。它源于古代故事,形容某人在企图谋取利益时,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本钱和额外的资源。

1、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拼音

pí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赔了夫人又折兵成语的解释

2、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释义

指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失去了更多,常用来形容做事得不偿失,损失惨重。

3、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具体故事是关于东吴孙权采用周瑜之计,假意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企图以此扣留刘备,索回荆州,诸葛亮识破此计,最终刘备不仅娶到了孙尚香,还安全返回荆州,使得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4、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例句

他本想通过这次投资大赚一笔,结果市场突变,不仅没赚到钱,还搭进去了不少本金,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5、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补语,含贬义,用于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情境。

6、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示例

在商战中,如果盲目跟风,不考虑市场实际情况,很容易就会陷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境地。

7、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近义词

得不偿失、鸡飞蛋打、损兵折将等。

8、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反义词

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等,这些成语都表示做事效率高,收益大,与“赔了夫人又折兵”形成鲜明对比。

《赔了夫人又折兵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