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听计行成语的释义

春秋12小时前
谋听计行成语的释义为:指谋划事情,听从意见,切实实行。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既要善于谋划,又要倾听他人意见,并最终将计划付诸实践的重要性。

1、谋听计行的拼音

móu tīng jì xíng

谋听计行成语的释义

2、谋听计行的释义

指善于谋划并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按照计划去行动,形容人有智谋,善于采纳他人建议并付诸实践。

3、谋听计行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原文是“(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安,遂不听,顷之,北境传报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自是之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者,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从赵胜游,平原君客有谓公子曰:‘闻君之贵,愿以死从。’公子曰:‘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夫赵有真孤,必不独在平原君之门,吾所与游者博徒卖浆者,徒欲得此两人耳,子岂识之乎?’平原君既闻之,脱冠谢,固谢公子,魏王及公子所过,闻公子贤,皆虚上舍,公子闻赵急,乃请诸侯,诸侯皆畏魏,莫肯救,公子乃属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赵击秦军,与赵俱死,过侯嬴,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侯生自有计。’公子至邺,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皆得诸侯兵进击秦军,秦军遂罢,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上脯而请之,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其后二十余年,而秦闻魏公子在赵,欲因兵破赵而虏魏公子,魏王恐,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之所以重于赵,名震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及公子所过,得兵八万人,进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于是魏王大喜,曰:‘公子果急寡人之难也!’侯生果北乡自刭,魏公子遂将魏军及诸侯军击秦,破之军于河外,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军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震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其中虽未直接出现“谋听计行”四字,但信陵君(魏无忌)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谋听计行的精神,后世根据此类事迹概括出此成语。

(注:由于直接出处难以精确到具体语句,此处提供了背景故事以说明成语精神的来源。)

4、谋听计行的例句

他在公司决策时总是谋听计行,因此能够制定出更加周全的计划。

5、谋听计行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6、谋听计行的示例

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经常谋听计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战略。

7、谋听计行的近义词

集思广益、从善如流

8、谋听计行的反义词

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谋听计行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