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虢取虞成语的拼音是“miè guó qǔ yú”,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意指通过消灭邻近的敌对国家(虢国),来威胁并占领另一个国家(虞国),是一种借刀杀人、以邻为壑的军事策略。
1、灭虢取虞的拼音:
miè guó qǔ yú
2、灭虢取虞的释义:
指先灭掉虢国,再趁机攻取虞国的策略,比喻用计策或手段先除掉一个对手,再趁机拿下另一个对手或目标。
3、灭虢取虞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年》,原文记载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假道于虞以伐虢,最终既灭虢又取虞的故事。
4、灭虢取虞的例句:
在商战中,他们采用了灭虢取虞的策略,先击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然后顺势吞并了其他小企业。
5、灭虢取虞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或政治斗争中的策略,通常用于描述一种通过先解决一个主要对手,再顺势解决其他对手的策略。
6、灭虢取虞的示例:
在三国时期,曹操采用灭虢取虞的策略,先击败了袁绍,然后顺势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7、灭虢取虞的近义词:
类似成语有“假道伐虢”、“顺藤摸瓜”等,都含有通过某种手段或策略达到消灭对手或实现目标的意思,但“灭虢取虞”更侧重于描述一种连续作战、逐个击破的策略。
8、灭虢取虞的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是“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等,这些成语描述的是处于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困境,与“灭虢取虞”所描述的通过策略逐个击败对手的情况相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反义词并不是直接针对“灭虢取虞”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而是从策略或结果上形成的对立。
《灭虢取虞成语的拼音》.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