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难合成语的拼音是luò luò nán hé,这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事物之间不容易结合在一起,或者形容人性格孤僻,难以与人相处融合的状态。
1、落落难合的拼音:
luò luò nán hé
2、落落难合的释义:
原形容事物之间联系不紧密,难以结合在一起,后多形容人与人性格孤僻,不易合群,或形容彼此关系不密切,难以融合。
3、落落难合的出处: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此人(指嵇康)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嵇康弘雅旷达,高亮任性,不修威仪,坐而箕踞,累日不栉洗,而衣服著身,故初得其中以秽;与人交,久而敬之,或谓康曰:‘卿何为人之所敬?’康曰:‘无他,高情远致,不学所得。’与魏武帝(曹操)子曹丕友善,后丕为五官将,请康与相见,康不往,丕乘步辇,将康至其第,康方大树下锻铁,不为之礼,丕引康共游山,康不肯,曰:‘今日共游,便不可期之来日。’及丕为帝,将召康,康辞以疾笃,会帝将饮宴,恐康不来,遣钟会觇之,曰:‘箕山之操,足以立懦夫之志,故能风流名世,岂其揆席可羁縻哉!’然康性慎言行,一旦缧绁,便有志气,视死如归,临刑自若,索琴而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亦悔焉,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或谓康曰:‘钟会构子,宜慎之。’康曰:‘瑰玮之士,必不阿俗,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耳。’康因坐事,遂入狱,钟会数以言语讥讽之,康正色曰:‘有烦君子,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不能答,因谮‘康欲助毋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此也。’遂杀之,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致,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凡百二十六人,为《高士传》,又作《养生论》,论多诣要,而文辞壮丽,初入山,有猛兽逼之,康以手捋其尾,而猛兽遂退,时人异之以为神,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徒,宿于逆旅,或独在室,或夜宿于外,有一人独在外,忽见一人持一大杖,有一大瓠,盛血数斗,来近此人,张目大怒,此人惊怖,乃大呼左右,因忽不见,时人皆谓康以此获免,及康被诛后,向秀经康、旧庐,追思曩昔之游宴,闻邻人吹笛,发声慷慨,追想曩昔,因作《思旧赋》。”其中虽未直接出现“落落难合”四字,但“高情远致,不学所得”及嵇康的性格描述,可引申出“落落难合”之意,形容其性格孤僻,不易与人合群,后世据此引申出该成语。
4、落落难合的例句:
他的性格落落难合,很难与同事们打成一片。
5、落落难合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或事物之间关系不密切。
6、落落难合的示例:
她虽然才华横溢,但性格落落难合,总是独来独往,难以融入集体。
7、落落难合的近义词:
孤芳自赏、落落寡合、曲高和寡等。
8、落落难合的反义词:
打成一片、亲密无间、志同道合等。
虽然“落落难合”的出处部分引用了较长的历史背景,但直接出处并非某一具体文献中的原句,而是根据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引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