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艾同焚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兰花和艾草一起被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或优秀的人和不肖之人混杂在一起而遭受到同样的不幸,常用于表达对好坏不分、优秀人才被埋没等社会现象的批评和惋惜。
1、兰艾同焚的拼音:
lán ài tóng fén
2、兰艾同焚的释义:
兰指兰花,是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君子或高尚的人;艾则指艾草,气味浓烈,常用来比喻小人或平庸之辈,兰艾同焚意指兰花和艾草一同被烧掉,比喻不分好坏、贵贱或善恶,一同遭受灾祸或毁灭。
3、兰艾同焚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邹阳传》,原文中有“是以兰艾同焚,贤愚所惑,岂徒君子不见信,乃小人亦见疑”的句子,表达了不分贤愚、好坏一同受害的意思。
4、兰艾同焚的例句:
在这场大火中,无论是珍贵的古籍还是无用的废纸,都兰艾同焚,化为灰烬。
5、兰艾同焚的成语用法:
兰艾同焚通常用作谓语、定语,形容好坏不分、一同受害的情况,它带有贬义,强调在不幸事件中,无论好坏都未能幸免。
6、兰艾同焚的示例:
在战争年代,许多无辜的平民和作恶多端的罪犯往往兰艾同焚,一同遭受战争的苦难。
7、兰艾同焚的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玉石俱焚”、“良莠不分,一同毁灭”等,都表达了不分好坏、一同受害的意思。
8、兰艾同焚的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是“赏罚分明”、“爱憎分明”等,这些成语强调了对好坏、善恶的明确区分和对待。
《兰艾同焚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