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唇干肺成语的释义

风云34天前
焦唇干肺成语的释义是指忧心如焚,费尽口舌,形容忧虑、焦急到了极点,费尽心思地想要表达或解决问题,嘴唇因焦虑而干燥,内心因忧虑而疲惫,表现出极度的担忧和急切的心情。

1、焦唇干肺的拼音

jiāo chún gān fèi

焦唇干肺成语的释义

2、焦唇干肺的释义

形容忧虑、焦急得嘴唇干燥,肺腑焦枯,形容极度忧虑或焦急的心情。

3、焦唇干肺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汉代刘向的《战国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王曰:‘寡人谏受蒙蔽之深,真乃焦唇干肺也。’”虽然原文中未直接出现“焦唇干肺”四字,但此成语用以形容如齐威王般因受蒙蔽而深感忧虑的心境,后世据此引申而出。

4、焦唇干肺的例句

面对公司即将倒闭的危机,他焦唇干肺,夜不能寐,四处寻求解决之道。

5、焦唇干肺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形容人极度忧虑或焦急的心情。

6、焦唇干肺的示例

他因儿子的病情日益严重,焦唇干肺,四处奔波求医问药。

7、焦唇干肺的近义词

忧心忡忡、心急如焚、焦虑万分

8、焦唇干肺的反义词

泰然自若、从容不迫、心平气和

《焦唇干肺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