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伯之助成语的释义为: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将”是请求的意思,“伯”指对方,是敬辞,“助”即帮助。整个成语表达了在遇到困难时,希望得到他人帮助或向他人求助的意愿,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1、将伯之助的拼音:
jiāng bó zhī zhù
2、将伯之助的释义:
将伯之助意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如同得到伯父或伯兄的帮助一样,形容在困难时得到别人的大力援助。
3、将伯之助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子犯奔狄,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囚命,秦伯曰:‘咄咄!是吾子矣。’与诸秦姬曰:‘怀嬴氏之嬖侄也,若能奉吾子,吾赐子田若百畦。’嬴氏辞曰:‘妾闻之,穷则信,达则佻,生则劝,死则勉,今子穷达也,将伯之助,妾不忍也。’遂辞秦伯而出,与公子如圉,居二年,晋惠公卒,子圉立,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于是使人送公子重耳,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不书,亦不告也,己酉,王使宰周公赐晋文公命,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于二天之命及文、武、成、康之训,命女宽民,务崇德也。”其中虽未直接出现“将伯之助”四字,但后世根据此段故事提炼出此成语,意指在困境中得到他人的大力帮助。
4、将伯之助的例句:
在我创业最艰难的时刻,幸好有朋友的将伯之助,让我得以渡过难关。
5、将伯之助的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表示在困难时得到别人的大力帮助。
6、将伯之助的示例:
他在失业后,生活陷入困境,幸好得到了老同学的将伯之助,才重新找到了工作。
7、将伯之助的近义词:
雪中送炭、患难见真情、鼎力相助等。
8、将伯之助的反义词:
落井下石、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等,这些反义词都表示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不仅不提供帮助,反而加以伤害或冷漠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