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在旦夕"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灾祸或危险即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形容形势危急,面临即刻到来的祸患,常用于形容事情紧迫,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避免不幸后果的情境。
1、祸在旦夕的拼音:
huò zài dàn xī
2、祸在旦夕的释义:
形容灾祸就在眼前,即将发生,形势非常危急,旦夕,指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很短。
3、祸在旦夕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大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原句描述的是北海郡被围困,形势危急。
4、祸在旦夕的例句:
由于连日暴雨,河堤随时可能溃决,村庄的安危祸在旦夕。
5、祸在旦夕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形容情况极其危急,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灾祸的发生。
6、祸在旦夕的示例:
示例一:面对敌人的突然进攻,我军防线祸在旦夕,指挥官果断下令反击,最终稳住了阵脚。
示例二:企业资金链断裂,若不能及时融资,恐将祸在旦夕,面临破产的风险。
7、祸在旦夕的近义词:
千钧一发、危在旦夕、岌岌可危、命悬一线等,都形容情况极其危急,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灾祸。
8、祸在旦夕的反义词:
安然无恙、高枕无忧、稳如泰山等,都形容情况稳定,没有危险或灾祸的威胁。“虽然风暴即将来临,但村庄由于提前做好了准备,最终安然无恙,避免了祸在旦夕的危机。”
《祸在旦夕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