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毁弃成语的解释为: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该成语出自《楚辞·九章·怀沙》,常用于形容正直之士被排挤或埋没的情况。
1、黄钟毁弃的拼音:
huáng zhōng huǐ qì
2、黄钟毁弃的释义:
黄钟,古代十二律之一,声调最宏大响亮,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中,宫属于中央黄钟,五音十二律由此而分,黄钟毁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3、黄钟毁弃的出处:
出自战国·楚·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4、黄钟毁弃的例句:
在这个公司里,黄钟毁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真正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而那些平庸之辈却大行其道。
5、黄钟毁弃的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贤人遭受摈斥,通常用于形容社会风气败坏,贤能之士被埋没或排斥的情境。
6、黄钟毁弃的示例:
在古代,由于朝政腐败,许多忠臣良将被陷害,导致黄钟毁弃,国家陷入动荡不安之中。
7、黄钟毁弃的近义词:
贤才埋没、明珠暗投,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被忽视或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
8、黄钟毁弃的反义词:
人尽其才、各尽其能,这些词语表示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应有的重用和发挥空间。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黄钟毁弃”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是对古代社会贤人被排斥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现代社会中人才浪费现象的深刻反思。
《黄钟毁弃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