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绢幼妇成语的释义指的是绝妙的文辞或词句,也指用某种间接的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原指“绝妙”二字的意思,后用来形容文辞精妙,含义深远。
1、黄绢幼妇的拼音:
huáng juàn yòu fù
2、黄绢幼妇的释义:
“黄绢幼妇”是一个古代汉语中的典故,原指“绝妙”二字,是一种通过拆字解谜的方式表达赞美或评价的手法。“黄绢”暗指“绝”字(因为“绝”字可以拆成“色”和“绦”两部分,而“绦”与“绢”同类,且“色”常代指“黄”),“幼妇”则暗指“妙”字(因为“妙”字可以拆成“女”和“少”两部分,而“幼妇”即年少之妇)。
3、黄绢幼妇的出处:
这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捷悟》,原文记载的是曹操曾让人给杨修送了一个“一盒酥”的礼物,并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看到后,便与众人分食了酥饼,并解释说:“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得知后,虽表面称善,但心中却对杨修的才智有所忌惮,后来,曹操又曾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为题,让曹丕和曹植各自作答,结果曹植迅速答出是“绝妙好辞”四字,曹操因此对曹植更加喜爱。
4、黄绢幼妇的例句:
由于“黄绢幼妇”本身就是一个典故,通常不直接作为例句使用,但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构思真是黄绢幼妇,令人拍案叫绝。”
5、黄绢幼妇的成语用法:
“黄绢幼妇”并不直接作为一个成语使用,但它所代表的拆字解谜和赞美才智的手法,在文学和语言中有所体现,它更多地是作为一个典故或文化符号,用于形容某事物或某人的精妙绝伦。
6、黄绢幼妇的示例:
示例一:这幅画的意境深远,构图巧妙,真可谓黄绢幼妇,令人叹为观止。
示例二:他的诗作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每一首都像是黄绢幼妇般的佳作。
7、黄绢幼妇的近义词:
由于“黄绢幼妇”本身是一个典故,没有直接的近义词,但如果要表达类似的意思,可以用“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等词语来形容某事物或某人的精妙之处。
8、黄绢幼妇的反义词:
同样地,“黄绢幼妇”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如果要表达与之相反的意思,可以用“粗制滥造”、“平淡无奇”等词语来形容某事物或某人的平庸无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反义词并不能完全对应“黄绢幼妇”所代表的典故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