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土分疆成语的解释为:指划分疆域而治理,比喻将国土划分成若干部分来管理,是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的仪式,后指划分领土,封疆治理,也指国家、地区之间划分界限,各自管辖,互不侵扰。
1、画土分疆的拼音:
huà tǔ fēn jiāng
2、画土分疆的释义:
指划分疆界,确定领土范围,通常用于描述国家或地区之间划分边界的行为,也用于比喻划分势力范围或职责范围。
3、画土分疆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为“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唯不置,然后安宁,臣请得与博士议之,然后徐察之,此特群盗鼠窃狗偷,以兴祸乱,何足忧也,郡县制,其可便久矣,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也,臣故曰: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以亲王子弟为郡守,此所谓‘金枝玉叶,社稷之臣’也,非直如此,乃更画土分疆,以爵禄赏其功,甚得其宜。”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以“画土分疆”四字成句,但“更画土分疆”这一表述已蕴含了成语的核心意义。
4、画土分疆的例句:
在古代,帝王们常常通过画土分疆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确保各地的领土归属清晰明确。
5、画土分疆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或宾语,用于描述领土或势力范围的划分,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
6、画土分疆的示例:
在封建时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常常会将国家划分为若干个封地,并分封给亲王或功臣,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画土分疆的做法。
7、画土分疆的近义词:
- 划分疆界
- 划分领土
- 划分范围
8、画土分疆的反义词:
- 一统天下(指整个国家由一个政权统一管辖,没有分裂或割据)
- 天下一统(与“一统天下”意思相近,强调整个国家的统一)
虽然“画土分疆”这一成语在《史记》中的表述并非直接四字成句,但其核心意义已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描述领土或势力范围的划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提供是基于成语意义的推断和常见用法,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