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善乐施是指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这个成语体现了慷慨解囊、助人为乐的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表现。它鼓励人们在有能力的时候,要多做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传递正能量。
1、好善乐施的拼音:
hào shàn lè shī
2、好善乐施的释义:
指喜欢做善事,乐于拿出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形容人心地善良,慷慨大方。
3、好善乐施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虽然直接表述为“好施”与“好善乐施”稍有不同,但“好善乐施”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早有体现,并常被用来形容品德高尚之人。
4、好善乐施的例句:
他是一位好善乐施的企业家,经常捐款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5、好善乐施的成语用法:
作为形容词短语,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特征,通常用于正面评价那些乐于助人、慷慨解囊的人。
6、好善乐施的示例:
在村子里,李大爷是出了名的好善乐施之人,每逢节日或遇到困难家庭,他都会主动送上粮食和衣物。
7、好善乐施的近义词:
- 乐善好施:意思与“好善乐施”非常接近,都表示乐于行善,喜欢帮助他人。
- 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地拿出钱物来帮助别人。
8、好善乐施的反义词:
- 一毛不拔:形容非常吝啬,连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非常小气,不肯付出。
- 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一毛不拔,像铁铸的公鸡一样不拔一根毛。
虽然“好善乐施”的出处可能没有一个确切的、直接引用的文献,但类似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典籍中广泛存在,且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用于形容那些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人。
《好善乐施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