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成语的解释

梦梦43天前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成语的解释为:如果细小的树枝不加以修剪,最终将需要寻找斧头来砍伐大树。比喻对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酿成大祸,强调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1、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拼音

háo mò bù zhá, jiāng xún fǔ kē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成语的解释

2、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释义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如果细小的树枝(毫末)不及时修整(札,意为砍削或修剪),最终将需要使用斧头(斧柯)来砍伐,比喻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将来可能会酿成大祸或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解决。

3、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出处

这句话出自《汉书·枚乘传》,原文是“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至石必差;寸寸而度,至丈必过,夫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是以其成难,其败易也,昔者楚庄王登强陵之台,望崩山,谓其宰人曰:‘若何?’宰人对曰:‘此楚国之罪人也,尝有善,王加赏之;尝有恶,王加罚之,今其恶贯满盈,而王又复之,是忘德而记怨也,夫王者能诛亲疏而明好恶,故能兴;夫王者不能诛亲疏、不明好恶,故亡,是以为国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人主不妄赏,非徒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徒慎其刑也,罚妄加,则恶不惩矣,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以赏禁之,则所欲来;以刑禁之,则所恶止,故善者劝之,恶者惩之,则国家安矣,王者纯德在于道,不在乎好恶也,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此理也,非道也,将求大贤,必以众小人之口毁訾之,将进大善,必以众小人之言谤黩之,故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以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大甲,文有管蔡,武有周公,是以圣王不务归善,而务归恶于下,故能成其大化,夫以一国而数夺于恶人之口,况乎以天下而夺于众人之口哉?故曰:‘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谓也。”

4、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例句

对于公司里的小错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否则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最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5、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它常用于警示人们要及时处理小问题,防止其演变成大问题,在句子中可以作为独立的句子成分,也可以作为分句或宾语。

6、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示例

示例一: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意细节,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小问题也要及时解决。

示例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忽视孩子的每一个小错误,因为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小错误可能会酿成大祸。

7、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近义词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积少成多(但注意,“积少成多”通常用于正面意义,而这里强调的是负面后果的积累,所以不完全等同)

8、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反义词

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养虎为患(这些词语都表示对小问题或不良现象不加干预,任由其发展,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