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树蚍蜉成语的解释为:蚍蜉是一种大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含贬义。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试图挑战远超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物的行为。
1、撼树蚍蜉的拼音:
hàn shù pí fú
2、撼树蚍蜉的释义:
撼树蚍蜉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力量微小而企图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撼”意为摇动,“树”指大树,“蚍蜉”是一种小昆虫,这里用来形容力量极其微小。
3、撼树蚍蜉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4、撼树蚍蜉的例句:
他试图以个人的力量去改变整个公司的决策,简直就是撼树蚍蜉,不自量力。
5、撼树蚍蜉的成语用法:
撼树蚍蜉通常用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的行为过于天真或不切实际,试图以微小的力量去挑战或改变强大的对手或现状。
6、撼树蚍蜉的示例:
示例一:他计划用一笔小资金去收购一家大公司,这简直就是撼树蚍蜉。
示例二: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们的小规模抵抗就像撼树蚍蜉,无法撼动对方的根基。
7、撼树蚍蜉的近义词:
不自量力、以卵击石、螳臂当车等,这些成语都用来形容力量悬殊,不自量力地挑战强大对手的行为。
8、撼树蚍蜉的反义词:
量力而行、量力而行、审时度势等,这些成语强调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来做出决策,避免不切实际的行为。“量力而行”意味着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行事,不盲目冒险。
《撼树蚍蜉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