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成语的释义指的是管宁和华歆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外面有官员的车马经过,华歆起身观看,而管宁依旧读书如故,后两人一起锄草时,发现金子,华歆拾起,而管宁依旧挥锄如故,于是管宁便割断席子与华歆分坐,表示与其绝交。
1、管宁割席的拼音:
guǎn níng gē xí
2、管宁割席的释义:
管宁割席是一个成语,意指朋友之间因志向不同或道不同不相为谋而绝交,它来源于古代两位学者管宁和华歆的故事,两人曾同席读书,后因一次管宁发现华歆对金钱和权势有所动心,便认为两人志向不同,于是割席分坐,表示绝交。
3、管宁割席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德行》。
4、管宁割席的例句:
自从发现他在工作中追求名利,不再专注于学术研究,我便决定管宁割席,与他断绝来往。
5、管宁割席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朋友之间因志向不合而绝交。
6、管宁割席的示例:
古代文人之间,若发现彼此志趣不合,往往会选择管宁割席,以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独立。
7、管宁割席的近义词:
道不同不相为谋、分道扬镳、割袍断义等,都表示因志向或观念不合而断绝关系。
8、管宁割席的反义词:
志同道合、同舟共济、并肩作战等,都表示双方有共同的志向或目标,紧密合作。
这个成语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友情和志向的看重,也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尊重彼此的选择和差异,当发现无法同行时,勇敢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管宁割席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