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是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依仗着险要的地势等条件,顽固进行抵抗,现多形容敌人毫无退路,处于绝境中还在作垂死的抵抗,妄图扭转局势,出自《孟子·尽心下》。
1、负隅顽抗的拼音:
fù yú wán kàng
2、负隅顽抗的释义:
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常用来形容敌人或犯罪分子在绝境中仍进行徒劳无功的抵抗。“负”意为依靠、凭借,“隅”指角落或有利的地形,“顽抗”则指顽强抵抗。
3、负隅顽抗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这里的“负嵎”即“负隅”,原意是老虎背靠山势险要之处,以抵抗猎人的攻击,后来引申为形容敌人或犯罪分子在绝境中的顽强抵抗。
4、负隅顽抗的例句:
尽管敌人已经陷入绝境,但他们仍在负隅顽抗,企图拖延时间。
5、负隅顽抗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宾语,用于形容敌人、犯罪分子或某种势力在面临绝境时仍不放弃抵抗的行为,它带有贬义色彩,暗示这种抵抗是徒劳无功的。
6、负隅顽抗的示例:
在警方的围捕下,犯罪分子虽然知道自己已经无处可逃,但仍然选择负隅顽抗,试图通过暴力手段逃脱法律的制裁。
7、负隅顽抗的近义词:
垂死挣扎、困兽犹斗、负险固守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在绝境中仍进行顽强抵抗的行为。
8、负隅顽抗的反义词:
束手就擒、缴械投降、俯首称臣等,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在面临困境时选择放弃抵抗、顺从或投降的行为。
《负隅顽抗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