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颠持危成语的拼音是fú diān chí wēi。
1、扶颠持危的拼音:
fú diān chí wēi
2、扶颠持危的释义:
指挽回处于危难和颠沛中的国家或人,形容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和帮助,使其免于倾覆或危险。
3、扶颠持危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卷三:“孔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四海之内,庶民咸赖之,岂徒言哉?昔者虞舜以天德嗣尧,布功施惠,任贤使能,百姓悦之,若此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虽颠沛之,民不怨;既已存之,民不戴,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夫民扶颠持危,则主安位矣。’”
4、扶颠持危的例句:
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扶颠持危,挽救了国家的命运。
5、扶颠持危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形容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和帮助。
6、扶颠持危的示例:
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仁人志士扶颠持危,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7、扶颠持危的近义词:
救亡图存、力挽狂澜、转危为安等,这些词语都含有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和帮助,使局势得以扭转的意思。
8、扶颠持危的反义词:
雪上加霜、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等,这些词语都含有在他人困难时加以打击或利用的意思,与扶颠持危形成鲜明对比。
《扶颠持危成语的拼音》.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