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金挂印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关羽在曹操处时,曹操为了笼络他送给他黄金和官印,但关羽未受所赐,并将黄金和官印封存起来,挂于堂上,而后离开曹操投奔刘备,表现出关羽的忠义之心,不贪富贵,不忘旧主的高尚品质。
1、封金挂印的拼音:
fēng jīn guà yìn
2、封金挂印的释义:
封金挂印原指将钱财封存起来,并将官印挂起,表示辞官不受赏赐,决心离开,现多用来形容人清高不贪财,或坚决辞职、辞官的行为。
3、封金挂印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故事中,关羽在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定离开曹操,临行前将曹操所赠的黄金和官印封存起来,以示自己不为利禄所动,决心追随刘备。
4、封金挂印的例句: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封金挂印,放弃了高薪厚禄,回到家乡投身于教育事业。
5、封金挂印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形容人清高廉洁,不为名利所动。
6、封金挂印的示例:
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因不满朝政腐败,选择封金挂印,归隐山林,以保全自己的气节和尊严。
7、封金挂印的近义词:
辞官归隐、挂冠而去、解甲归田等,都表示辞去官职,回归田园或隐居的行为。
8、封金挂印的反义词:
贪赃枉法、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等,这些词语都表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与封金挂印的清高廉洁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封金挂印”在《三国演义》中有具体的出处和故事背景,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作一个象征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质和清正廉洁的行为。
《封金挂印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