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荡形骸成语的释义指行为放纵,不拘礼节,不受世俗礼法、名教纲常的束缚,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超脱世俗礼法的境界,有时也含贬义,指放纵任性,不加检点,行为不检。
1、放荡形骸的拼音:
fàng dàng xíng hái
2、放荡形骸的释义:
指行为放纵,不拘形迹,不受礼法约束,常用来形容人性格豪放不羁,生活态度自由散漫。
3、放荡形骸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晋代阮籍的《大人先生传》:“老子、庄周,古之达士,其于荣利,泛然不系心,乃遨游以娱情,岂彼放荡形骸者哉?”意指老子、庄周等古代通达之士,对于名利看得很淡,不放在心上,而是遨游四方以娱乐性情,这与那些放纵形骸的人是不同的。
4、放荡形骸的例句:
他性格放荡形骸,不拘小节,常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
5、放荡形骸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他是一个放荡形骸的人,从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
6、放荡形骸的示例:
古代文人墨客中,不乏放荡形骸之辈,他们或饮酒赋诗,或游历山水,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7、放荡形骸的近义词:
放荡不羁、落拓不羁、不拘形迹、自由自在等,这些词语都含有行为自由、不受约束的意思。
8、放荡形骸的反义词:
循规蹈矩、规行矩步、谨小慎微、安分守己等,这些词语则强调行为规矩、遵守礼法,与放荡形骸形成鲜明对比。
《放荡形骸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