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异党同成语的解释是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即指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搞宗派活动。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政治或组织中搞分裂、排除异己的行为。
1、伐异党同的拼音:
fá yì dǎng tóng
2、伐异党同的释义:
伐:讨伐,攻击;异:与自己不同的;党:偏袒;同:与自己相同的,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3、伐异党同的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建武、永平之间,中外缙绅之士,莫不被服儒教,兼以取士,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亿万计,而汉俗儒生,皆有文吏道,通法律,晓吏事,缘饰以儒术,为官治职,盖以儒术饰吏治也,其政化理乱之要,在於稽古建极,树贤考功,然俗儒是古非今,务为虚诞,虽无裨於化治,而有损於淳风,故仲尼黜古学,表六艺,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以矫枉拨乱,反诸正始,其后学者,各相祖述,而汉之文章,於是为盛,故夫伐异党同者,俗儒之陋行也。”
4、伐异党同的例句:
他一贯喜欢伐异党同,对持不同意见的人总是百般挑剔。
5、伐异党同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处事。
6、伐异党同的示例:
在团队讨论中,他总是伐异党同,不接受任何反对意见,导致团队氛围紧张。
7、伐异党同的近义词:
党同伐异、结党营私、同气相求(但需注意,“同气相求”原指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为中性词,此处作为近义词是取其“偏向同类”的负面含义,在正式语境中需慎用)。
8、伐异党同的反义词:
公正无私、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海纳百川,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对待不同意见或事物时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伐异党同的排他性形成鲜明对比。
《伐异党同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