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之论的摘要:耳食之论是一个成语,意指没有确凿的根据,随口而出的传闻或说法,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或者指人们轻信传闻,不经过深思熟虑就随便发表的言论,通常带有贬义,强调言论的不可靠性。
1、耳食之论的拼音:
ěr shí zhī lùn
2、耳食之论的释义:
耳食之论指没有确凿的根据,随口而出的言论,通常用来形容道听途说、不负责任的说法。
3、耳食之论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夫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君子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夫听者,道之逆德之弃矣,况乃臧否人物,盖皆耳食之论。”
4、耳食之论的例句:
对于某些未经证实就广为流传的消息,我们应保持警惕,避免传播耳食之论。
5、耳食之论的成语用法:
耳食之论通常用作贬义,指那些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言论,在句子中可以作为宾语使用,表示对某种言论的否定。
6、耳食之论的示例:
有些人喜欢传播小道消息,但这些消息往往缺乏确凿的证据,只是耳食之论,不可信以为真。
7、耳食之论的近义词:
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无稽之谈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没有根据的言论或消息。
8、耳食之论的反义词:
言之有据、确凿不移、千真万确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有确凿证据或根据的言论。
《耳食之论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