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手续玉成语的拼音是“duàn shǒu xù yù”。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故事,意指为了得到美玉而不惜砍断自己的手,形容人过分贪图某种东西,以致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1、断手续玉的拼音:
duàn shǒu xù yù
2、断手续玉的释义:
本指为了得到一块美玉而不惜截断自己的手,后用来比喻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重大的利益或代价,有时也用来形容得不偿失的行为。
3、断手续玉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内储说左上》,原文是“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虽然原文并未直接出现“断手续玉”四字,但后世根据子罕拒宝的故事引申出此成语,用以形容过分珍视外物而失去理智的行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断手续玉”作为成语的直接出处并非《韩非子》,而是后人的引申和概括。
4、断手续玉的例句:
他为了追求那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几乎倾家荡产,真是断手续玉啊!
5、断手续玉的成语用法:
作为谓语、定语,用于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行为,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或重大利益的人。
6、断手续玉的示例:
有些人为了升职加薪,不惜牺牲家庭和健康,这种行为无异于断手续玉,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7、断手续玉的近义词:
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舍本逐末等,这些成语都用来形容为了得到某些次要的东西而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
8、断手续玉的反义词:
权衡利弊、深思熟虑、因利乘便等,这些成语则强调在做出决定前要考虑周全,权衡各种利弊,避免做出得不偿失的选择。“权衡利弊”最为直接地表达了与“断手续玉”相反的意思,即在做决定时要仔细比较得失,避免盲目行动。
《断手续玉成语的拼音》.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