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言路成语的解释为:堵塞言路,不让别人说话;也指不让下属向上级进言或不让群众向领导提意见,形容领导作风不民主,不能听取群众的意见或建议,导致信息闭塞,不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1、杜绝言路的拼音:
dù jué yán lù
2、杜绝言路的释义:
指阻塞、禁止人们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的渠道,使上级无法听到下级的真实声音,或使问题无法被反映和讨论。
3、杜绝言路的出处:
该成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具体的古籍或文献,而是由“杜绝”(意为阻塞、制止)和“言路”(指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的途径)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形容一种封闭、不纳谏言的情境,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概念可能通过不同的表述方式出现,如“壅蔽言路”、“塞耳盗钟”等。
4、杜绝言路的例句:
如果领导者一味追求个人权威,而不愿听取下属的意见,就会逐渐杜绝言路,导致团队失去活力和创新力。
5、杜绝言路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一种不允许人们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的状态。“这个公司的管理层似乎正在杜绝言路,任何反对的声音都被压制。”
6、杜绝言路的示例:
在古代,有些帝王因害怕听到批评或建议而采取严厉措施,如设立特务机构监视臣民,对敢于直言者施以重罚,从而实际上杜绝了言路,这样的做法往往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权不稳。
7、杜绝言路的近义词:
- 壅蔽言路:指阻塞、蒙蔽人们发表意见的途径。
- 闭目塞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一无所知或不愿了解。
- 拒谏饰非:拒绝接受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8、杜绝言路的反义词:
- 广开言路:指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或建议,使言路畅通无阻。
- 从善如流: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自然顺畅。
- 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杜绝言路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