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涂西抹成语的释义指的是随意涂画或写作,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专心,或指胡乱写作、没有章法。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随意挥洒笔墨的行为,现在常用于形容某人做事马虎、不负责任或写作没有条理。
1、东涂西抹的拼音:
dōng tú xī mǒ
2、东涂西抹的释义:
原指随意涂画,后也常用来形容写作或做事没有固定计划,随意而为,或指胡乱写作、绘画等。
3、东涂西抹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五代时期王定保的《唐摭言·海叙不遇》:“参军(指某人)暇日阅李贺集,卷尽,吟曰:‘东涂西抹斗新丽,罢妆残醉开愁颜。’”原意是形容李贺诗歌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后来逐渐引申为随意涂写的意思。
4、东涂西抹的例句:
他平时喜欢东涂西抹,画些不成样子的画,但偶尔也会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5、东涂西抹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形容做事或写作没有章法,随心所欲。
6、东涂西抹的示例:
示例一:他整天在家里东涂西抹,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示例二:这篇文章写得东涂西抹,毫无逻辑可言。
7、东涂西抹的近义词:
胡写乱画、乱涂乱抹、信手涂鸦等,都指随意、无目的地涂写或创作。
8、东涂西抹的反义词:
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都指做事非常认真细致,注重细节和品质,这些反义词与东涂西抹的随意、无计划形成鲜明对比。
《东涂西抹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