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之志"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源自古代故事,意指人退隐后再度出仕的志向,或比喻人虽一时隐居山林,但仍怀有再展宏图、重返仕途的抱负与决心。它体现了不屈不挠、待机而动的精神境界。
1、东山之志的拼音:
dōng shān zhī zhì
2、东山之志的释义:
指隐居不仕,有归隐山林之志,通常用来形容人怀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志向或愿望。
3、东山之志的出处:
出自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游,寻云陟累榭,随山望江流,钟声鸣林外,杳霭入云丘,肃然敬已敬,旷尔景屡迁,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战胜臞者肥,意饱自忘形,卜室倚北阜,荷锄觞东皋,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后世引申为“东山之志”,意指谢安隐居东山,后出山辅佐朝廷的典故,但更多时候用来泛指归隐之志。
4、东山之志的例句:
他早年虽有仕途之志,但经历一番波折后,终怀东山之志,决定归隐山林,享受宁静的生活。
5、东山之志的成语用法:
作为名词短语使用,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志向或愿望,表示希望远离尘嚣,归隐山林,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等。
6、东山之志的示例:
示例一:他自幼便怀有东山之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示例二: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他毅然选择了辞官归隐,践行了自己的东山之志。
7、东山之志的近义词:
归隐之心、山林之志、遁世之志等,均指希望远离世俗,归隐山林或隐居不仕的志向。
8、东山之志的反义词:
功名之心、仕途之志、入世之志等,均指追求功名、仕途或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志向。
《东山之志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