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首下气成语的解释是指形容说话时态度谦卑恭顺,甚至有点低声下气、唯唯诺诺的样子,表现出对对方极大的尊敬或畏惧,通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权威或长辈时表现出的恭敬态度。
1、低首下气的拼音:
dī shǒu xià qì
2、低首下气的释义:
形容态度恭顺谦卑,没有骨气,不敢抬头或挺直腰板,表现出一种卑微屈服的样子。
3、低首下气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韩信传》,原文描述韩信在未被刘邦重用前,曾“低首下气,于漂母、执食者乞食”,但需注意,直接表述为“低首下气”这一完整成语的出处可能因历史文献记载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致意思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多有体现。
4、低首下气的例句:
他在上司面前总是表现得低首下气,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怒了对方。
5、低首下气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于描述某人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的卑微、顺从的态度,它带有贬义色彩,暗示着缺乏自尊和勇气。
6、低首下气的示例:
示例一:面对强权,他不得不选择低首下气,以求得暂时的安宁。
示例二:她原本是个骄傲的人,但为了家庭的生计,她不得不向那些曾经看不起她的人低首下气地求情。
7、低首下气的近义词:
卑躬屈膝、奴颜婢膝、低三下四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人态度卑微、顺从,没有骨气。
8、低首下气的反义词:
昂首挺胸、趾高气扬、高视阔步等,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人态度高傲、自信满满,不向他人屈服。
《低首下气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