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坛拜将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古代帝王授给将帅兵权,委以重任的隆重仪式,也比喻任命将帅或其他领导人,给以重任的意思。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时期的军事制度,具有庄重、正式的意味。
1、登坛拜将的拼音:
dēng tán bài jiàng
2、登坛拜将的释义:
指登上坛场(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台或石砌的高台)任命将领,泛指任命将帅或其他领导人。
3、登坛拜将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描述汉高祖刘邦设坛场,隆重地拜韩信为大将。
4、登坛拜将的例句:
在古代,皇帝常常会在重要的战役前登坛拜将,以示对将领的信任和重视。
5、登坛拜将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正式、庄重地任命重要人物为领导或将领的场景,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色彩,在句子中多用作谓语或定语。
6、登坛拜将的示例:
在三国时期,曹操为了稳定军心,亲自登坛拜将,任命张辽为大都督,统率大军出征。
7、登坛拜将的近义词:
拜将封侯(指任命将领,赐予爵位,形容成就功名,获得高官厚禄)、登台拜帅(指正式任命将领,举行仪式)等。
8、登坛拜将的反义词:
无名小卒(指不出名的小兵,泛指没有名望或地位低微的人)、默默无闻(形容无声无息,不为人知)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反义词并不直接对应“登坛拜将”的每一个细节,而是从整体上表达了与“登坛拜将”相反的概念,即没有受到重视或任命。
《登坛拜将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