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成语的拼音

生辉21周前
党同伐异成语的拼音是“dǎng tóng fá yì”。

1、党同伐异的拼音

dǎng tóng fá yì

党同伐异成语的拼音

2、党同伐异的释义

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党:偏袒,偏私;同:同伙,同类;伐:攻击,讨伐;异:异己,反对自己的人。

3、党同伐异的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建礼设乐,是以王褒以颂受寘,褒珦以儒显名,其余涉名者,不可胜纪,故夫建忠立义,树节扬名,此志士之所觊;兴道致化,立言垂后,此贤达之所求,及其末也,缙绅以儒为业,士子以儒为行,而阉人亦袭雅服,借文章,以尊其位,非仲尼之教也,于是诈伪萌生,奸党浸兴,封疆不守,干纪犯顺者非一,或外名清廉,内实贪秽,或贡荐名贤,而黜陟非允,或举公议而徇私情,或附势任而轻所擢,是以真贤失职,伪枉登进,忠良怨嗟,谗佞得志,故俗人竞以相尚,而时风愈薄,初,桓帝为谯郡太守梁冀所立,及即位,单超等五人以诛梁氏功皆封侯,专固朝政,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延熹九年,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官所诛,海内震悚,二年之间,名贤被害者,李膺、杜密、陈翔、范滂、魏朗、檀敷、虞放、刘祐、尹勋、冯礼、夏馥等百余人,其死、徒、废、禁者,又六七百人,缙绅解绶,归田者盖半,自是后,公卿大夫士,苟有被采章,以名位相觖望者,靡不身被谤讟,门生故吏,摈而弗齿,故光禄大夫范滂临命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其言善哉!夫时俗或以为名教所检,礼义所止,必将含垢藏瑕,以望容恕,而士子皆羞与为伍,至或结党相助,速其祸败,虽时有前后,事有同异,然其要趣,岂不亦党同伐异,各有所尚者哉!”

4、党同伐异的例句

他们团队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党同伐异现象,导致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5、党同伐异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处事。

6、党同伐异的示例

在团队讨论中,如果成员只支持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意见,而排斥或贬低不同意见,这就形成了党同伐异的现象,不利于团队的和谐与进步。

7、党同伐异的近义词

结党营私、党豺为虐、同恶相济

8、党同伐异的反义词

公而忘私、天下为公、大公无私

《党同伐异成语的拼音》.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