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不留成语的释义

梦梦21周前
"寸草不留"成语的释义为:形容遭到灾祸严重破坏或受到野蛮的掠夺、剥削后,连一点儿草都不剩,比喻破坏得极其彻底,什么都不留下,常用于描述战争、灾难或人为破坏后的惨烈景象。

1、寸草不留的拼音

cùn cǎo bù liú

寸草不留成语的释义

2、寸草不留的释义

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生长;也常用来形容遭到严重破坏或掠夺后,连最微小的东西都不剩下。

3、寸草不留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卷三十六:“大杀三日,不恤其众,寸草不留,鸡犬一空。”

4、寸草不留的例句

经过那场大火,整个村庄被烧得寸草不留,村民们只能重建家园。

5、寸草不留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破坏或掠夺的彻底性。

6、寸草不留的示例

在战争结束后,敌人撤退时实行了焦土政策,使得这片曾经肥沃的土地变得寸草不留,百姓流离失所。

7、寸草不留的近义词

一干二净、片甲不留、扫地以尽等,都表示彻底干净或完全不留余地的意思。

8、寸草不留的反义词

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丰饶富足等,表示生命力旺盛、资源丰富或环境优美的状态。

《寸草不留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