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居王后"成语的解释是指将王后的地位视为耻辱而不愿居其位,常用来比喻文人自愧才学不及他人,甘居人后,含有自谦之意。此成语源于古代文人间的谦逊表达,体现了文人墨客对才学高低的自我认知和尊重。
1、耻居王后的拼音:
耻居王后(chǐ jū wáng hòu)
2、耻居王后的释义:
这个成语原意是指南朝梁代文学家王筠以能诗善文而自负,认为自己的才华应超过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沈约曾被封为建安王,后迁为梁王),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他感到羞愧,认为自己不应排在沈约之后,现在多用来表示某人自认为在某方面不应低于或次于某人,但实际上却未能如愿,因此感到羞愧。
3、耻居王后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朓诗,源出于谢混,有佳句,意思竟陵、平子微减,然自陈思已下,朓实踞其上游,陆机为太尉所拘,岂非才子不遇世哉?是则以刘琨、卢谌之不逮,亦可知矣,沈约、王筠之徒,虽词有雕刻之功,而义阙缮写之美,岂谢氏之罪欤?若乃曹、刘、沈、谢,则名并古今,而沈尤为谢所重,自谓‘词赋,则谢优我;若乃诗歌,则衿指不多’,斯则情愫同于怀文,而耻居王后矣!”
4、耻居王后的例句:
他在文学创作上一直努力,但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与那些大师相比,总有一种耻居王后的感觉。
5、耻居王后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带有贬义或自嘲的意味,表示某人自认为在某方面不应低于或次于某人,但实际上却未能如愿,因此感到羞愧。
6、耻居王后的示例:
尽管他在书法上下了很多功夫,但与那些大师相比,他还是觉得自己有些耻居王后。
7、耻居王后的近义词:
自愧弗如、自愧不如、甘拜下风等,这些成语都表示在某方面自认为不如他人,带有一定的羞愧感。
8、耻居王后的反义词:
当仁不让、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等,这些成语表示某人自认为在某方面很出色,不认为自己应该退让或不如他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仁不让”通常带有褒义,表示在应该做的事情上勇往直前,不退让;而其他两个成语则多带有贬义,表示某人过于自负,不承认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