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委质成语的解释

风云22周前
策名委质成语的解释是指古代士人向君主献策并呈献礼物,表示献身报效之意,策名”指书其名于简策,以表示臣属关系,“委质”则指呈献礼物,以示忠诚。该成语现泛指表示献身或臣服。

1、策名委质的拼音

cè míng wěi zhì

策名委质成语的解释

2、策名委质的释义

策名,指把名字写在简策上,表示已入仕做官;委质,指呈献礼物,古代拜官时的一种仪式,以表示献身,整体而言,“策名委质”意指古代士人向君主或官府呈献名籍并敬献礼物,表示献身并忠诚于朝廷或官府,即正式入仕做官的意思。

3、策名委质的出处

出自《汉书·王褒传》:“今臣辟在西蜀,讫无功效,久旷朝列,不得随列臣,给事圣明之庭,亲承教育,以效愚臣之志,而奉策名委质之节。”

4、策名委质的例句

他自幼饱读诗书,立志报国,终于得以策名委质,成为朝廷的一员忠臣。

5、策名委质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策名委质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士人入仕做官的仪式和决心,也可引申为表示忠诚于某一组织或事业,在句中多作谓语、定语,带有庄重、正式的色彩。

6、策名委质的示例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后,便策名委质,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

7、策名委质的近义词

入仕为官、投身仕途、献身朝廷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古代士人进入官场、为朝廷效力的意思。

8、策名委质的反义词

归隐山林、辞官归田、远离尘嚣等,这些词语则表达了与官场相反,选择隐居、退出仕途、远离世俗纷扰的态度。

解释和示例均基于古代文化和语境,现代汉语中“策名委质”的使用相对较少,更多是作为历史或文化词汇出现。

《策名委质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