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待旦成语的释义为:拿着蜡烛,等待天亮,形容人心情急切或事务繁忙,急于在清晨就开始工作或活动,也用来形容人勤奋刻苦,不辞辛劳地追求目标或完成任务的精神状态。
1、秉烛待旦的拼音:
bǐng zhú dài dàn
2、秉烛待旦的释义:
秉烛待旦意指手持蜡烛等待天亮,形容人急切地盼望或等待某事的发生,彻夜不眠。
3、秉烛待旦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慈)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慈当还,策引取为大将,拒刘繇,慈于神亭大战,人皆呼之曰‘神亭尉’,策曰:‘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君何得独尔。’因解缚,与语,大悦,即署门下督,还吴,将兵,常秉烛待旦,志在平世。”
4、秉烛待旦的例句:
他为了准备明天的考试,秉烛待旦,复习到深夜。
5、秉烛待旦的成语用法:
作为谓语、定语使用,形容人非常勤奋或急切地等待某事。
6、秉烛待旦的示例:
在古代,许多士人为了科举考试,常常秉烛待旦,刻苦攻读。
7、秉烛待旦的近义词:
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8、秉烛待旦的反义词:
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饱食终日
《秉烛待旦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