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超生是指文人用笔写文章时,能给予人生命或使罪人活命,形容文辞笔力之大,也指写作者掌握着对笔下人物生杀予夺的大权,常用作请人作文或写字时的客套语,以求笔下留情。
1、笔下超生的拼音:
bǐ xià chāo shēng
2、笔下超生的释义:
指文人用笔写文章时,用语能宽容或婉转地叙述,使对方得以解脱或减轻罪责,原指佛教徒用语,用以形容佛法广大,能救苦救难,使死者超度,转生善道,后引申为文人笔下留情,给予宽恕或使对方得到解脱。
3、笔下超生的出处:
出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太守见说,晓得是门下秀才,又且人情,分外容情,即时批与‘原情免究’,又吩咐道:‘这秀才定是才学淹博,不可屈埋,恰好下月有个秋闱,你可去赴试。’”此句虽未直接提及“笔下超生”,但类似意思在文学作品中常有体现,而“笔下超生”作为成语则可能源于古代文人间的相互宽容与解救之意。
4、笔下超生的例句:
法官在判决书中笔下超生,对初犯给予了从轻处理。
5、笔下超生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用于文章或说话中,通常用于形容作者在写作或说话时,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给予对方以宽恕或解脱,避免过于严厉或刻薄的批评。
6、笔下超生的示例:
在撰写历史传记时,作者对于某些历史人物的过失,采取了笔下超生的手法,没有过分苛责,而是从人性的角度给予理解和同情。
7、笔下超生的近义词:
笔下留情、笔下宽恕、笔下开恩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作者在写作时能够宽容对待,给予对方一定的宽恕或解脱。
8、笔下超生的反义词:
笔下无情、笔下严厉、笔下苛刻等,这些词语则表达了作者在写作时毫不留情,对对方进行严厉批评或指责的态度。
《笔下超生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