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成语的解释是指被形势或环境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尤其指被迫反抗或起义,源自《水浒传》中宋江等英雄好汉因官府压迫而上梁山聚义的故事,现多用来形容人因无奈而走上反抗之路。
1、逼上梁山的拼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2、逼上梁山的释义:
原指《水浒传》中林冲等英雄好汉因受到官府迫害而被迫上梁山起义反抗,现多用来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尤其是反抗或起义的行为。
3、逼上梁山的出处:
出自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十回:“林冲被高俅设计陷害,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后又被火烧草料场,最终忍无可忍,杀死仇人,雪夜上梁山。”
4、逼上梁山的例句:
由于公司长期拖欠工资,员工们忍无可忍,最终被逼上梁山,集体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诉。
5、逼上梁山的成语用法:
作为动词短语,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群体因受到不公待遇或压迫,而被迫采取极端行动的情况,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6、逼上梁山的示例:
示例一:面对腐败的统治,农民们被逼上梁山,拿起武器反抗。
示例二:在多次申诉无果后,受害者们被逼上梁山,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7、逼上梁山的近义词:
走投无路、铤而走险、忍无可忍、被迫反抗
8、逼上梁山的反义词:
安居乐业、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逼上梁山成语的解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