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成语的释义指的是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通常用来形容做事或处理问题时不分轻重缓急,颠倒主次顺序的错误做法。
1、本末倒置的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2、本末倒置的释义:指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枝末节,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细枝末节;置,放。
3、本末倒置的出处:出自《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此谓之本末倒置。”意指在处理事物时,若不了解其本末终始的次序,就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4、本末倒置的例句:他在学习上总是本末倒置,花大量时间钻研细枝末节,却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5、本末倒置的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批评那些在处理问题时抓不住重点,颠倒主次的人或行为。
6、本末倒置的示例:在企业管理中,如果过分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长期战略规划,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行为,最终可能导致企业失去竞争力。
7、本末倒置的近义词: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倒行逆施等,都表示处理事情时颠倒了应有的主次或顺序。
8、本末倒置的反义词:提纲挈领、本末有序、循序渐进等,表示处理事情时能够抓住重点,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提纲挈领”指抓住要领,简明扼要,与“本末倒置”形成鲜明对比。
《本末倒置成语的释义》.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